跨國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跨境電商協會的發展

傳統跨境電子商務平台跟會員(以下會員皆指商家或賣家)是建立在供給方跟需求的關係. 電商平台業者經營好平台吸引賣家入駐平台銷售商品,平台業者跟賣家關係的連結,多數時間只有買跟賣之間的關係.彼此間的聯結度不是很強,一旦有其他平台提供更友善的介面,更低廉的年費或是成交費,不比原來平台差的流量….等等因素,賣家有可能轉往其他平台經營,或是慢慢把經營重心轉到其他平台.嚴重甚至關閉原有平台的網路商店, 整個移植到新的平台去,這對原有平台的經營者不啻是一個重擊.

 

但是長久以來兩者的關係並沒有被深度經營,如果平台業者要深度經營各別賣家,直接經營的成本相對高,因此就開始有部分業者開始採取間接方式經營平台跟會員之間的關係.

 

網路上跟電商相關的社團或社群眾多, 但多是屬於寬鬆型組織. 如果要經營平台跟賣家間的關係, 透過協會間接式經營也是一個方式. 且協會成立乃是一群人基於共同的目的,興趣或利益成立的法人組織,協會有相對嚴密的組織跟部門,在扮演平台跟賣家間溝通角色的執行力上會比單純的網路社群有優勢.

 

目前市面上跨境電商相關協會大概分為三類

 

一 . 一般形式

這是目前市面上多數協會成立的型態,基於共同產業所成立. 這類型協會的成立是會員基於同樣的產業有統一的語言,共同的利害關係.目的除了增進會員福利,提供國家相關產業之建言,協助政府相關政令之推廣與執行,並與國外相關產業資訊交流.

 

二.  跨境電商平台衍生

電商平台要經營好會員的成本相對高, 如果是透過協會採間接方式經營,不僅可以降低會員經營的成本且溝通方式也會更順暢. 目前深度經營會員關係的電商平台業者不多.阿里巴巴無疑在經營會員關係是較為成功的平台業者.

 

在中國,阿里巴巴協助會員(商友)組成商圈跟商盟, 大陸幅員遼闊採取經營的方式是多商圈及多商盟的經營方式.商圈跟商盟的會員(商友)人數維持在一定比例,如此一來可以維持小而美的溝通方式. 在台灣目前是有商會、商盟跟商圈. 商盟跟商會性質是類似,商盟跟商會之間兩者差異在,後者是法人組織.但兩者的會員數多半會大於商圈.商圈乃是加入阿里巴巴平台的會員們組成的非 法人團體,商圈可能會因產業,地區等因素組成.

 

商會是在台灣有立案的法人組織,初期組成是以阿里巴巴的會員為主.目前在台灣這類型的商會有兩個,性質都是是全台性的法人組織, 且會內會員的產業都是跨產業.也由於商圈跟商會成立之初是由阿里巴巴促成,相對會員(商友)對這個電商平台關聯性比較深,但是這樣的組織,幹部都是由會員推舉,流程跟一般的協會一樣. 商會是開放性的組織,不侷限加入者一定是阿里巴巴平台會員. 第一個由跨境電商平台衍生成立的協會是台灣網商協會 成立於103年.

 

三.  跨境電商平台支援系統衍生

跨境電商平台支援系統是指經營跨境電商平台賣家因銷售商品需求,所產生的周邊服務,例如運輸,倉儲,軟體….等等.

 

跨境電商平台衍生出來的協會,跟平台業者是直接的關係.由電商支援體系衍生出來的協會,協會和平台的關係是屬於間接的關係. 此一類型協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使用電商支援系統服務的客戶.

跨境電商平台支援系統提供的服務不外乎是解決平台賣家在跨境銷售時,所遭遇到的不便,目前在台灣跨境電商平台支援體系性質的協會型態又可以分為二類,

 

  1. 公司帶協會

    公司本身經營是跨境電商平台的衍生業務,為了加強客戶的凝聚力及維持更好的客戶關係,於是就成立協會鼓勵客戶加入協會成為會員. 當然一部分也是希望協會能獨立運作更能協助公司開發業務.

     

  2. 協會

    協會單獨成立是比較特別,直接衝擊就是初期協會如何營運? 協會資金來源不外乎是會員的年費, 辦理課程跟承接標案,但是剛成立的新協會很難用上述模式來獲利,多半會是創辦會員捐助啟動基金.

    所以基本上獲利模式來自解決跨境電商賣家遇到問題的服務.

     

目前跨境電商協會大致上分成這三類,但是這三類型的協會存在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 第三類型跨境電商平台支援系統衍生出來的不論是公司或是協會,都會是希望跟第一、二類型的協會合作.但是另一方面他們也有協會,自然也會希望協會擴大會員人數,相對這也會衝擊到第一、二類型協會的會員招募.

 

另外第二類型跨境電商平台衍生的協會,目前看起來都是跟阿里巴巴有關的協會.如果照中國的發展經驗,阿里巴巴發展的是多商圈跟多商會策略,但因為台灣市場規模相對比較小,如果發展多商圈跟多商會的政策不變,每個商會的規模就不可能變大,一旦商會忽略經營或是不注重新會員招募,萬一次年舊會員續約不理想,就有可能發生既有會員流失,會員短少後會造成會費短收,間接會造成商會提供的服務品質下降,使會員滿意度下降,結果是在次年續約時,會員繼續流失,屆時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接下來在商會基本營運上就會相對吃力.

 

這三種類型的協會的主軸都是跨境電子商務,因此在會員招募上就互為競爭對手.一般會員參加同一性質的商會後,幾乎不可能在參加第二個同質性的商會,也就是說會員加入一個商會後,另外二個類型的商會就少了一個可以加入會員的可能性.且目前以跨境電商性質的協會一直在增加,因此如何招募到更多會員會是各個協會遇到的下一波挑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