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國際站後台數據解讀之個人淺見(上)

一直對於阿里國際站B2B 平台上的一些數字很納悶,特別是在客戶跳離數會什麼偏高 ?  熟悉阿里國際站平台的人一定更納悶,因為平台數據上並沒有跳離數一詞,這個名詞只有其他搜尋引擎上才有. 但是如果你從阿里國際站上對名詞的定義來看, 跳離數就是訪客數減掉點擊數.

 

跳離數是指買家點擊你商品的網頁, 尚未等到全部網頁出現就離開. 這樣的狀況訪客數量會加1,但是點擊數會是0.
就以下面的例子來看, 跳離數是495, 所以跳離率(Bounce Rate)是35%. 以一般的觀點來看這個數字太高. 首先馬上就懷疑商品的網頁的設計是否出了問題. 但是都還是無法解答心中的疑惑,因此就求教其他夥伴的後台.
第二個例子的跳離數是101, 跳離率是44%, 又比第一個例子的跳離率又更高.
第三個例子的跳離數是95, 但是跳離率下降到14%.
第四個例子雖然沒有圖,但是跳離率也是44%
網站埋程式碼 來分析點擊的方式分為兩種, 當網頁開啟是從上面開始慢慢往下讀取,如果要全部讀取到完,才被列入統計,稱之為同步型, 反之稱為非同步型.當網站的程式碼是從上讀到下如果有其中一個程式碼跑太久,就會造成下面的內容出不來稱同步;不論上一個程式碼是否結束都會啟用稱為非同步.
同步跟非同步的設計都各有優缺點,同步的優點是相對的精準, 缺點是因為網頁下載時間長,造成客戶失去耐心跳離. 非同步的優點是客戶跳離數會相對低, 但是精準度會略差.在網頁內容上的呈現,同步的圖是需要較多的時間然後一下出現, 非同步型是慢慢出現, 因此我會認定阿里國際站的設計是採用同步型, 那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跳離率都略高.
跳離率高,埋code 的方式只是其中原因, 當網頁內容採用了大量的圖,圖檔太大或是內容不符合客戶的需求,都會造成跳離率增加. 但是平均跳離率是多少 ? 產業平均跳離率多少,這邊是沒有答案. 另外在內容上圖片被要求要15張,這部分也有列入搜尋排序的權重,如果擔心跳離率,讓圖片低於某一個數量造成客戶喜好度降低也會是一個不健康的現象. 在維持圖數不變且不影響圖片品質的情形之下,可以採用比較小的圖片來增加下載的速度.

如果平台操縱者有下P4P(Pay For Performance )廣告,另外一個問題是, 跳離率是在那邊產生 ? 是自然曝光的點擊產生或是在P4P點擊 產生? 如果平台操作者是24小時投放廣告, 他只要考慮將網頁內容再優化, 但多數廠商刊登的商品內容多數都有一定的章法,固定的模式來維持整體內容的一致跟完整性, 要去修改既有刊登的商品又會擔心到品質分數,增加商品刊登數,但是將商品內容中的原圖檔變小會是比較可行的方案. 一來還是可以維持網站的整體性,另一方面也可使下載速度加快, 來降低跳離率.

 

如果P4P是用時間軸的投放方式, 跳離率在自然點擊或是廣告點擊產生就會有影響性. 是當地國家頻寬不夠快,導致跳離率增加?或是有其他的因素? 但目前後台就只有總數,無法進一步分析.

 

跳離率高是普遍因素,但也不是完全因素. 圖三的經營者的跳離率相對低, 有可能就是商品關鍵字下的精準, 透過搜尋結果進來的潛在買家沒有很大的  surprise. 所以還是要認真加強產品的刊登內容.

衍生閱讀 :

阿里國際站後台數據解讀之個人淺見(上)

P4P(Pay for Performance)的操作心得

從阿里國際站(B2B)的數據設定目標市場

從O2O 談到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平台的商圈評估

境外買家購買商品的六個因素

跨境電商賣家的四種刊登型態

跨國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跨境電商協會的發展

淺談如何看待跨境電商風潮將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