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P(Pay for Performance)的操作心得

自然流量的商品曝光,無法加強曝光在自己想要設定的目標市場,可以採用阿里平台的站內廣告P4P 輔助來達成目的. 為了達成目標國家投放廣告的方式,在進行前, 設定了一些相關的步驟來執行.



在廣告投放半個月後,兩相比較發現曝光的數量成長比原先多很多,雖然先前在課程中有講師提過這一部分,但是自己做出來的數據跟講師告知,雖然結果一樣,但是心中的感覺還是有一些差異性. 這大概類似買成品跟自己DIY的感覺吧.

之前


之後


在設定商品的目標市場,再用廣告來推廣,但是自然流量無法針對特定國家作投放,但就算是P4P 還是無法針對特定國家來投放廣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可以採用時間軸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的問題,這樣設定的好處是可以運用最少的廣告費用涵蓋所有的TA國家, 但是缺點是我的時間被切的零碎,對於費用紀錄有很大的不方便.

在一月份執行時是根據去年12月份的數據, 參考前一篇從阿里國際站(B2B)的數據設定目標市場, 所以選定了希臘,俄羅斯,德國,荷蘭,西班牙等五個國家

時間軸的畫法如下, 以台灣的時間為主軸再把目標國家的上班時間(09:00-17:00)畫在主軸之下, 再把每個國家跟台灣的對應時間畫出來. 根據之前P4P投放時間的紀錄,現有的費用可以投放廣告10-12小時,因此設了三個紀錄檢查點來檢查投放的狀況,分別是 12:00,20:00, 24:00, P4P 的費用會在24:00關閉, 12:00 開啟. 如果再講白一點, 我的P4P 投放時間是在16:00-24:00 & 12:00-16:00, 總共是12小時,目的是為了讓廣告涵蓋設定的目標國家.


在一月中旬投放廣告後,發現自然點擊數跟P4P的點擊數是2:1, 不過P4P的數據只有半個月,但如果以等比的方式來假設,數據比應該約莫會是3:2


以下是一月份的點擊數據,但是12月份的數據是未投入P4P的資料, 可惜沒有保存下來無法進行交叉驗證.


在關鍵字出價策略上, 未照高中低價的方式進行,其主要原因是業主最早之前就已經設定好,且在未和業主商討前,就沒有作大幅度的更正. 不過觀察多數的賣家,因限於費用多半還是把重心放在低價詞, 熱搜詞還是仰賴自然流量.當然一方面也是藉著SKU的優化,提升客戶滿意度來降低投放的成本.


阿里巴巴國際站是以美國西岸時間計算為標準, P4P 的投放時間也是以美國西岸時間做為計算.為了方便讀取,以下的表格是以台灣時間為主,採用時間軸投放方式,資料讀取是當日b,c,次日的a, 但是有一點讓我很苦惱的是, 我有設三個費用消耗觀察點, 二個費用開關時間, 很容易是要是因為有事忘了記錄或是把投放功能打開,導致後面 點擊的數字不好看或是固定費用沒有用完.

日期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a.12:00前費用 52.69 21.91 80 39.67 51.62 24.64
b.20:00費用 57.72 71.3 48.69 61.17 31.28 19.6
c.24:00費用 26.72 80 39.67 51.62 62.42 26.64
P4P點擊數 15 20 15 21 13
自然點擊數 16 19 18 15 13
P4P HR 12 9.9 9.1 9.0 8.1

這是登錄的部分資料,照理來說a,c 的費用要一致. 眼尖的人應該會發現a,c 偶爾會不樣. 在之前有請教過資深的平台操盤手, 他跟我說平台可能有bug, 但我對這句話一直存疑. 因為阿里的平台不算小,如果持續出現可能就是平台廣告系統投放的設定.從本身的紀錄更確認對這個事件的看法.

舉個例子來說明, 公司有現金100萬, 但是總務需要領取2萬元當成零用金, 會計當下在結算公司現金時候,帳上只有98萬. 但是過幾天,總務沒有用到錢,把錢繳回公司,下一個時間點,會計檢查時發現公司還是有100萬. 另一個狀況是總務花了一萬但是繳回一萬, 下一個時間點會計檢查時,發現公司現金還有99萬, 大概是這樣的方式來看費用投放, 在觀念上就不會覺得窒礙難行.

在操作時,偶爾會因為一些因素沒有徹底去執行, 就會發現有幾個費用特別低的點, 就是沒有把投放廣告給打開, 從費用跟點擊的圖示就可以看的很清楚.



在固定費用的前提之下,費用是不變的,從圖表來看,未調整前 P4P投放時間是24hr,無法設定TA 國家, 在運用時間軸投放方式, 投放時間全都下降到12hr, 但是點擊數的變化並不大,也就是說點擊量都來自設定的目標客戶.


因為時間的設定緣故,p4p 的投放自然把 北美的國家排除,另外12:00-16:00 也是亞洲上班的時間, 從詢盤來觀察, 美國客戶的詢盤並沒有因為缺乏廣告涵蓋而減少或是消失,反而某一東南亞國家的詢盤量有微幅增加,. 以目前的例子而言,完美覆蓋目標市場的時數是12hr, 另外在年假九天, 多數的廠商停止廣告的投放, 因此發現廣告費用消耗得很快, 所以投放時間有縮短.


最後要檢視這些點擊的數量,有無反饋到商品詢盤.但是如果公司回覆詢盤, RFQ 跟平台操作的人員是不同的人, 就可能需要定時溝通來檢視最終的效果.


衍生閱讀 :

P4P(Pay for Performance)的操作心得

從阿里國際站(B2B)的數據設定目標市場

從O2O 談到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平台的商圈評估

境外買家購買商品的六個因素

跨境電商賣家的四種刊登型態

跨國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跨境電商協會的發展

淺談如何看待跨境電商風潮將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